終身受用的茶學問-好評加開第13發
從常識教到知識,從知識教到嚐試
從茶的常識、茶葉的科普知識、製茶的方式到茶的沖泡、茶的品嚐
讓達人用淺顯易懂的方式,領您深入的認識台灣茶文化
一場兼具人文、品茶、歷史的饗宴,悠閒週末最值得體驗的茶學素養課。
以台灣茶為主軸,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的茶之事
以台灣特色茶為主軸,共5堂課,每堂能品嚐到4~6種茶款
從常識到嚐試,除了聽老師說,更重要的是喝茶學習
完整結訓您將品嚐到25種以上的茶單品
課程簡介
一、經典烏龍茶品風味探索
10/16 週六 10:30
文山包種茶、凍頂烏龍茶、東方美人茶、高山烏龍茶、紅烏龍
在台灣製茶史中,從過去傳統工藝的北包種南凍頂中(桃竹苗)美人,到現在講究原料的高山烏龍及新興技術的紅烏龍。
每一樣都足足代表台灣茶業的豐富底蘊。世界上少有產區能在小小的地區上,產出如此多變性的茶葉產品。
我們用一堂課的時間帶大家來領略經典部份發酵茶之美。
二、烏龍茶品種風格
10/30 週六 10:30
青心烏龍、金萱、翠玉、四季春、鐵觀音
品種香的風格絕對的是烏龍茶世界最精采的一頁。烏龍茶不是只有生(菁)熟(焦)之分。
傳統烏龍茶的香氣層次和製茶工藝及品種密不可分。
這堂課我們將選出幾款經典品種來呈現烏龍茶的品種風格的差異。
三、發酵香與味
11/06 週六 10:30
清香組/發酵組 青心烏龍、金萱、四季春
烏龍茶透過萎凋及攪拌控製氧化程度因而產生出千百風味,豐富了烏龍茶的世界。
這堂課我們選了三種常見品種,各有清香組及發酵組來比對,氧化程度的不同如何造就烏龍茶風味轉換及變化。
四、日與月的紅茶之路
11/13 週六 10:30
台茶8 號、18號、21號、小葉種紅茶、紅烏龍
紅茶無疑世界是最受歡迎的茶品之一。
攤開台灣在過去的製茶歷史中,台灣紅茶也有一頁輝煌的過去。
本次我們將帶來台灣幾種常見的紅茶品種(大葉種/小葉種),讓大家來感受紅茶的甜美風格。
五、半分之間茶之味
11/20 週六 10:30
甘:高海拔原料呈現高山烏龍 / 苦:神祕品種平衡的半分之間
甜:傳統式甜水烏龍 / 喉韻:口感延續性的絕佳享受
飲茶時的香氣轉化及口感堆疊無疑是品茶時的最高級享受。
然而我們時常聽到「甘」「甜」「喉韻」…等敘述,究竟該如何區分及感受。
本次我們將帶來茶品項來詮譯茶湯中的口感變化。
線上品茶:自在學習,別讓疫情停下學習的腳步
《慕耕活茶研所》與你一起停課不停學
把茶館搬到家裡面,輕鬆品茶,開心學習
。 線上課程 ,即時參與討論
。 茶樣寄到家,還能揪家人一起上
。 每堂課【至少4款】茶樣
。 為確保在課程前收到茶樣,每週三中午停止當週報名
你只需要準備兩個瓷碗、兩個瓷湯匙
在家也能享受品茶學茶的樂趣哦!
課程時間
10/16 每週六10:30 課程長度1.5H
時間 | 主題 |
10/16 星期六 | 經典烏龍茶品風味探索 |
10/30 星期六 | 烏龍茶品種風格 |
11/06 星期六 | 發酵香與味 |
11/13 星期六 | 日與月的紅茶之路 |
11/20 星期六 |
半分之間茶之味 |
品茶內容僅供參考,將依據產季等狀況調整。
課程費用
單堂課 650元
全五堂課 3000元
師資介紹

江金星 專業焙茶師
多年茶行、焙茶實戰經驗,一個自都市走進茶山的茶人,
從生產到製茶、歷史到科學,有深刻獨到的研究見解,
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,讓所有人都能更深入、更有廣度的認識茶飲文化。
-慕耕活專任茶講師
-專業焙茶師
-晴茗茶業負責人
-中正、內湖社區大學兼任教師
此商品暫時沒有評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