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圖片

古法傳承-酸柑茶的製作紀錄

慕耕活茶研所-酸柑茶製作全記錄 

江金星製茶師,在新春期間率領慕耕活茶研所的夥伴與學員一同製作酸柑茶,每位學員都大讚活動課程有「道地古法」的感覺,沒有想到可以在這邊體驗到這麼傳統的地方特色製茶,快來看看我們是怎麼做的吧!
主要圖片
  •  

【酸柑茶的製作紀錄】




取用苗栗茶農家有機種植的虎頭柑,也就是我們這次製作酸柑茶的原料,這品種的橘子個頭碩大,每個都頭好壯壯,產季也大約都落在每年農曆新年,所以很多人會購買回家,拜拜拿出來擺很好看,不過這橘子的果肉較酸,比較不好吃,所以很常只當成擺飾,而沒有被拿來吃。



酸柑茶的由來就來自客家人愛物惜物的精神,把製茶完的邊角料、茶末等等無法販售的茶葉,以酸酸的虎頭柑仔果肉、果汁浸潤,帶茶葉吸飽果之後再塞回橘子內,填得豐碩飽滿。

有些人更會添加一些中藥材,增加一些功效。有什麼加什麼,跟客家擂茶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對吧!



這次江金星製茶師,在新春期間率領慕耕活茶研所的夥伴與學員一同製作,每位學員都大讚活動課程有「道地古法」的感覺,沒有想到可以在這邊體驗到這麼傳統的地方特色製茶

首先我們從清洗柑橘開始,洗刷完之後擦乾就完成了第一步驟



第二步驟我們拿著喝茶用的小口杯+水果刀,從柑橘屁股的地方畫一個圓,這個圓盡量置中,之後我們會伸手進去把橘子所有的果肉給挖出來,而且還需要盡量避免把橘子洞口的皮給弄破。



這個步驟多做幾顆之後都覺得手指頭好用力好痠,江老師說,他之前自己一人處理五十顆的時候都要抽筋了...

這次有大家一起幫忙處理前置作業,也省下了很多時間



第三步驟:把果肉全部挖出來之後,還要去膜去籽,這部分也都只能手工細細剝除,將精挑細選後的果汁與果肉倒入老師算好比例的茶葉之後翻攪,讓完全乾燥的茶葉慢慢吸取果汁慢慢長大。


這過程中,水果中的酵素會與茶葉作用,會發現茶葉堆中有熱熱的感覺。
大約每30-40分鐘,分批加入一些新的果汁,並且再次的翻攪。讓每一粒茶都能夠吸收一些橙汁。



最後一個階段
接著大概就這樣重複動作&靜置約三個小時後,我們開始將混合、吸收好的茶葉塞進去橘子裡面,這階段也是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喔,因為茶葉已經展開,有很多空間,我們覺得已經塞得超級滿了,拿給老師檢查還是被擠出兩成的空間。

我們把茶葉塞進柑橘之後,接著把圓蓋給蓋上,並用麻繩把作品給五花大綁,綁出對稱的八等份,那就完成了半成品的製作啦!



今天我們一行人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做了20顆酸柑茶,而這還只是半成品呢

傳統的酸柑茶製作需要歷經「九蒸九曬」
蒸的工法是為了殺菌、塑形;
曬則是為了乾燥,降低含水量並維持品質穩定。


但因為橘子外殼包覆了裡面的整顆茶葉,若操之過急,很可能外面都看起來是乾的,結果裡面都還有水氣,那這樣就會造成發霉,整個就失敗了。

所以其實後續的處理,更要看製茶師的工藝了呢!
我們是年前製作的(2022/01/28),而到現在仍然是半成品的狀態喔

整個過年,江老師每兩天就跑去烘製、或是蒸製我們的酸柑小可愛們,到現在(2022/02/11)的最新狀態給大家先看看~是不是縮水了呢


這樣子已經經過了三次蒸&曬的製程,老師會再後續看著小柑仔們的狀況來為調製程囉,那就讓我們耐心地等待成品的發表會吧

小茶友們如果有興趣也歡迎持續關注我們後續動態,沒有參與到製作過程的朋友們,也希望完成之後的發表會,有機會我們再邀請大家一同認識品飲酸柑的風味吧!

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~



上圖這顆是江老師前年做的成品,老師已經連續做了五年,看來這個新年傳統算是有延續下去了,
有興趣嚐嚐酸柑茶風味的朋友也可以和我們聯繫訂購喔!

本文照片感謝忙中協助拍攝:大鈺兒&蔚靜